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标签 欢迎访问!

有关诸城地铁1号线票价是多少?希望回复的更清楚一些!

时间:2023-02-0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98 次

  年,天心眼村村民陈光中从外地购回400株葡萄苗,和左邻右舍在门前的自留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那一年,我出生在70公里外的另一个小镇。

  作为公安人,我从小就知道埠河这个地方。小时候,还没有荆州长江大桥,每次坐汽车去荆州或沙市,都要在埠河等轮渡。“瓜子花生麻辣鱼……”码头上各种叫卖声,好不热闹。

  2008年盛夏,几个高中生从荆州回家,跨过荆州长江大桥到了埠河,特地下车找到农户的葡萄园,每人买了一大袋香甜饱满的葡萄带回家。这是我第一次踏进埠河的葡萄园。

  2022年节目调研再到埠河,当地的变化让我惊叹。以前见到的砖瓦房已难觅踪影,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原本的露地葡萄外,已搭建了一栋栋整齐的钢架大棚;埠河的葡萄品种也更加丰富,“阳光玫瑰”“浪漫红艳”“甜蜜蓝宝石”“美人指”等,老乡们自豪地说着这些俏丽的名字,幸福感溢于言表。

  过去只知道埠河镇的葡萄种得好,但直到节目调研后,我才真正了解埠河的历史、葡萄种植的历程,才知道葡萄为什么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埠河位于长江最险的荆江段南岸,江水润泽两岸,造福人们的同时,也常常给百姓带来水患之苦。经历一次次洪水,人们一次次重建家园,却始终不曾离弃这片土地。“睡好了不翻,住好了不搬。这里毕竟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当地人用最朴实的话诠释着什么是根脉。

  在一次次与灾难的抗争中,埠河人磨砺出了坚韧顽强的性格。“大不了从头再来”,这是埠河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因为埠河人有这种不惧失败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才有了今天的满园葡萄香。

  陈光中是埠河镇最早的葡萄种植户,聊起当年种植葡萄的曲折故事,老人记忆犹新,眼里泛着光亮。如今陈伯已经70多岁,仍旧身体硬朗,还能骑着摩托车去地里干活。

  在我看来,陈伯就是典型的埠河人性格,骨子里有股倔强,如果不是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他也不可能带领大家开启葡萄种植的新天地。从改良土壤到设施栽培,埠河人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几年的反复试种,终于取得了成功,还带动了全县的规模化种植,从此打破“江南不宜种葡萄”的旧观念。

  伴水而居的埠河人就像水,有着一往无前的劲头,也懂得转弯和变通,靠着灵活的头脑和一股拼闯的劲头,人们把葡萄销往大江南北。年轻的葡萄经纪人把现代商品流通和商业运营模式引入当地的葡萄销售,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将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大市场,真正做活了这笔“甜蜜的生意”。

  “葡二代”给埠河带来了新的活力,年轻的果农也有新的发展思路,让当地的葡萄在品质上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在调研和拍摄中,多次与果农景毕慧接触后,我真心觉得他在葡萄种植上是很有追求的,但从不好高骛远,总是在用实际行动一步步验证着自己的想法。

  有了葡萄这一甜蜜产业,埠河人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楼房被形象地称为“葡萄房”。当地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优,这一路走来,人们就像葡萄藤一样,迎难而上,曲折向前,通往幸福美好。

(编辑:网管)

关键词:

相关内容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