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标签 欢迎访问!

“志”说山西——《保德县志

时间:2024-03-1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98 次

  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太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等特色文献的收藏,拥有品类齐全、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志馆藏,其品种与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太原市图书馆特别推出“‘志’说山西”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山西地方志“活起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三晋方志的同时,畅游美丽山西。

  保德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即置有宣武、武车二县,后或旷废,或为州为县。1986年全县设3个镇、17个乡、343个村,共有人口116655人,其中农业人口105862人。

  保德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吕梁山脉北段西坡,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带,晋陕峡谷北中段。地理坐标是:东经111°5630—111°1940,北纬38°39—39°656。东界大山与岢岚县为邻,西隔黄河与府谷相望,北与河曲县接壤,南与兴县毗连。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21.7公里,总面积为997.5平方公里。县城驻地东关镇距省会太原市359公里,距河曲县城69公里,距岢岚县城87公里,距兴县城121公里,距陕西省府谷县1.5公里。

  《保德县志》本志断限,上起所载事物发端,下限至1985年。《概述》延至1986年。《大事记》截取1911年至1985年一段。

  《保德县志》共分二十五卷,主要介绍了境域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工业、邮电、交通运输、贸易服务、财税、金融、党派团体、地方行政机构、司法、军事、文化体育、文物、教育、卫生、科技、人物、风俗民情、大事记、附录。

  西汉属朔方刺史部西河郡,为宣武、武车二县地。王莽时改为讨貉、桓车二县地。东汉末年,因羌胡屡犯边境,朝廷尽迁其民,弃其地。三国至晋仍如前。

  宋淳化四年(993年)从岚州分出,置定羌军(同下州)。建城设官,属河东路。景德元年(1004年)改为保德军(保德名始此,取意为民保于城,城保于德)。景德四年(1007年)改保德州。

  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置保德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复升为州,设倚郭县。属河东北路。

  明初仍为州,直隶于山西省。洪武七年(1374年)改县,属太原府所辖。洪武八年(1375年)为岢岚州地。洪武九年(1376年)复升为州,领河曲县,属太原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曲县分出。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直隶州,辖河曲县、兴县,属雁平道。雍正八年(1730年)兴县分出,本州专领河曲县。

  1912年(民国元年)改州为县,直属山西省。1914年(民国三年)置道,属雁门道,1927年(民国十六年)废道,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一年,阎锡山的山西省政府将全省划为七个行政区,保德属第二行政区管辖。

  1940年1月,保德全县解放,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共产党所领导的晋西北行政公署二专署(岢岚区)领导。

  1943年11月,晋西北行政公署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保德属二专署领导。后行政区划多次改动,保德县一直属二专署领导。

  1959年1月1日,石塘河以北地区与河曲、偏关合并为河曲县,县政府设在河曲县巡镇,保德设督导组;石塘河以南地区与兴县合并为兴县,县政府设在兴县城关。

  1961年,撤销晋北专署,分设忻县、雁北专署,保德复归忻县专员公署(今称忻州)领导,至今不变。

  本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晋西北黄土高原,既远离海洋,又受山岳阻隔和内蒙古沙漠的影响,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变化显着,冬、春较长,夏秋较短;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最近几年,出现反常现象,春天回暖晚,秋天冷得迟;干旱机遇增多,春旱发生频繁,对春播极为不利。

  四季划分,气象上是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按候平均温度(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划分,则是<10℃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22℃为夏季。本县是:春季60天左右(4月15日至6月上旬),气温变化剧烈,降水少,风沙大,空气干燥,夏季80天左右(6月中旬至8月上旬),气候炎热干燥,前季风多雨少,后季多降暴雨;秋季80天左右(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天气凉爽,多绵雨;冬季150天以上(10月中旬至4月中旬),寒冷干燥,变化无常,西北寒流常侵袭,持续时间3-5天,降雪较少。

  本县年平均气温为8.8℃,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年平均降水量493.6毫米,春季偏少,夏季集中。全年最多风向是,春、冬两季多西北风,夏、秋两季多偏南风,平均风速2.4米/秒。

  保德全境系黄河流域中部黄土高原,属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呈一面斜坡。东部高地堎、山神庙圪旦、井油山一线米以上;西部黄河沿岸仅有850米左右。

  地表面多为黄沙土覆盖,因为长期雨水冲刷,形成了支离破碎的梁、峁、沟、壑复杂地形。全县山河相间,平行排列,源东流西,注入黄河。

  保德县是个农业县。在农业经济中,粮食生产起着决定作用。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灾年总产在1千万斤左右,亩产50斤左右。平年总产在2千万斤左右,亩产60斤左右。丰年总产在3千万斤左右,亩产在70斤左右,劳动一年粮食尚不能自足,收入不足以敷出,遇到灾年便走口外,爬岢岚山逃荒度日。

  1949年—1983年共吃国家返销粮1.8664亿斤,花国家救济款804.96万元。用于农业建设的各项投资2138万元,其中1958年国家投资的穷、老、好款(即给老解放区的穷队及先进单位的投资款)一次投放17万元,全部给了暖泉公社。另一次是1979年给山、老、偏地区(即山区、老区、偏远地区)投资款400万元。

  五十年代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来,自然条件逐步有所改变,单位面积产量大有提高,总产亦随之增加。

  七十年代以来,科学种田逐渐为农民所接受,耕作上改变了粗放习惯,广泛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

  全县推广了大包干责任制后,解放了生产力,农田管理进一步精细,粮食产量提高,收入增加,基本改变了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的局面。1983年尽管遭了旱灾,但粮食产量仍然可观。总产2585万斤,是1949年的1.5倍。总收入达790万元,是1949年的4.2倍。人均产量达179斤,人均收入达72元。1985年总产2553.2万斤,人均产量245斤,农业总产值1565万元,人均149.96元。

  古代保德是一片森林区。《太平寰宇记》载:火山、保德、宁化间,山林富饶。由于历代毁林垦拓,伐薪烧炭,战乱频繁,大兴土木等人为破坏,天然森林植被日趋减少,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形成了十年九旱,地瘠民贫的恶性循环。

  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尚有部分天然次生林和零星大树可见。城内帝君庙内有一株唐槐,可供几百人乘凉。花园古戏台外有一株杨树,四个人合抱不住。

  人工植树,间或有之。康家滩有一人,栽树一万余株,十年后渐长成材,不幸为黄河洪涛所毁。枣林村有一人在村对面的红土坡上,栽植桃李杏树一片,每年可收入200元左右。

  1949年以来,造林日增。特别是1956年以后,发展更快。1957年,全县造林面积达6500亩,四旁植树55万株。1958年以来,不少树木被砍,至1962年共砍成材树11880株。

  1963年,狠抓了群众育苗工作,县、社、队三级采树籽育苗,共育苗298亩,基本上解决了外地调苗木的问题。

  1964年,县人民政府组织了40多个村的支部书记到河曲县沙畔村等林业先进单位取经,回来在16个大队和4个公社试办了社队办林场。全县林业专业人员有1394人。暖泉公社的社办林场,新畦大队的队办林场是当时最先进的林业生产单位。1965年各级成立林业专管机构(县为林业指挥部,社、队为林业管理委员会,小队是管理小组)专管县、社、队的林业工作。全县有140个大队建立了林业专业队,有150个大队成立了林业专业小组,专业人员有450名。

  1965年,全县成片林达33810亩。封山育林2万亩,零星植树38.1万株。育苗1200亩。

  1979年以来,县委重申了有关植树造林的一系列政策。县人民政府发放了林权证,推行了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1983年年末实有造林面积17.4162万亩,当年四旁零星植树703万株,育苗面积6388亩。社员个人植树20557户,共植159121万株,育苗166户,面积2305亩。办家庭小林场的229户,面积达30983亩。

  1984年底,全县实有林地面积为235792亩,其中果园面积为26616亩,四旁零星植树189.87万株,林业产值达到552.65万元。

  保德县矿藏丰富,为发展地方工业,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但因交通不便,工业发展缓慢。清朝末期,仅有少数作坊匠铺,诸如杨家湾的纸坊,铁匠铺的瓷窑,腰庄的炼铁炉,以及桥头、铁匠铺、腰庄、孙家沟、扒楼沟等村的小煤窑和县城的磨坊、醋酱铺等,资本不大,收入甚微,从业者也不赖此为生,只作为一种生活来源的补充。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新军工卫旅和晋绥军区二分区曾先后在扒楼沟、腰庄、南河沟等村,办起了兵工厂、被服厂,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至1985年底,本县工业企业发展到33个,有职工5044人。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5个,职工2427人,内有省营企业1个(天桥水电厂),职工493人;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二轻企业)18个,职工1523人;乡镇企业12个,从业人员601人。本年度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为原煤26.4万吨,焦炭2.523万吨,发电55039万度,水泥19147吨,电石1770吨,碳酸氢氨15833吨,生铁3167吨,日用玻璃60吨,日用陶瓷111.39万件,耐火材料7070吨,糖枣95吨,地毯200平方米。工业总产值为4883.68万元,其中:省营企业375.097万元;县属地方国营企业736.07万元,二轻企业847.52万元,乡镇企业149.12万元。

  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为80.7968万元。上缴产品销售税金579.3284万元,其中:全民企业569.5万元,二轻企业7.1256万元,乡镇企业2.7028万元。

  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财政收入有税收、缉私款、群众献金和司法罚金。1950—1957年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各项税收。1958年以后的财政收入是税收、工业利润、商业利润、国家投资和上级财政补贴。

  1953—1957年总收入为131.7万元,年平均26.1万元,比恢复时期年平均增长63%,实际增10.2万元。

  1958—1962年总收入552.3万元,其中本县自收282.9万元,平均每年收入56.6万元,比一五时期增长2.73倍。

  1963—1965年县财政收入503.1万元,其中本县自收110.6万元,年平均收入为38,89万元,和二五时期比较每年平均下降17.71万元。

  1952—1957年财政支出总数为355.3万元,这段时间的支出部分主要用于社会文教类162.1万元和行政支出150.1万元。分别占了45%和42%,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和事业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逐年都有所增加,平均增长率为20.4%。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财政工作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要求,迅速结束了战时财政供给的状况,把财政工作重点转向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确定了本县财政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促进生产的发展,在此前提下,有计划地发展各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

  1958—1962年,财政支出967.2万元,其中:经济建设农、林、水投资371.1万元,社会文教类388.4万元,行政支出196.2万元。

  1963—1965年财政支出485.2万元,其中:经济建设类110.72万元,社会文教类225.01万元,行政支出116.98万元。

  1971—1975年财政支出2117.86万元,其中:经济建设农、林、水利投资1013.63万元,比一五时期投资24.5万元增加41.4倍,社会文教类支出642.48元,比一五时期增加3倍,行政支出285.23万元,比一五时期增1.3倍。

  国家给予农业方面的经济建设投资2625.51万元,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投资额一个时期比一个时期有所增加,其中高峰时期是四五时期,投资额1013.65万元,比一五、二五、三五时期分别增加了41.4倍、2.6倍、6.7倍;这些投资款项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和解决人畜吃水以及大搞植树造林。1980年为了彻底改变保德老区贫困落后的农业面貌,国家一次拨款400万元。

  文教事业投资31年共2644.6万元。其中高峰时期是五五时期,拨款786.38万元,分别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时期增长385%、100%、92%、22%,尤其是近几年来,党中央注重抓智力投资,挖掘人才资源,因此用于教育事业的开支仅次于经济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3851.38万元(缺1980年数)。按用途分列生产建设投资3372.28万元,非生产性建设479.1万元。基建投资的高峰时期是四五时期,而1971年则是最高峰的一年,全年投资927.82万元,占以前总投资额732.19万元的126%。这一年本县工业生产大发展,先后建起了水泥厂、电石厂、玻璃厂等。筹备动工新建化肥厂,仅工业企业基建投资完成894.56万元,占本年度总投资的98%。

(编辑:网管)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