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标签 欢迎访问!

安徽你可真“六”!

时间:2024-02-2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98 次

  1月24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以下简称份额转让试点),安徽成为继北京、上海、浙江(含宁波)、广东、江苏后第六个获得试点资格的地区。“这是安徽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一件大喜事。”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综合处处长郭庆感叹,这为加速畅通投资循环,探索我省资本接力服务科技创新带来了一条新路子。“实质就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一种退出方式。”郭庆解释说,比如,一只已经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在经过一定阶段的投资后,投资人因为财务状况、现金流需求等原因需要中途退出,这就需要有新的投资者来承接其份额。这种买与卖之间的交易行为,被统称为私募基金的“份额转让”。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作为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创投行业“退出难”的痛点问题却一直难以根治。作为行业“募投管退”运作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的退出不仅直接关系到投资人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收益,对于促进资本循环流动也至关重要,因此也一直是市场各方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渠道主要为IPO,但从现阶段市场来看,IPO退出渠道有“梗阻”,所以创投机构的退出回报和时间都会受到影响。份额转让试点作用之一就是有效拓宽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路径,缓释存量风险,形成行业内“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真是翘首以盼!”听闻份额转让试点落地安徽后,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基金部张友鹏欣喜不已,“我们管理的基金即将进入退出‘井喷期’,不少存量基金面临亟须退出的现实情况。份额转让作为基金退出方式之一,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私募基金行业退出难、交易复杂、交易合规性等问题,也能够推动更多基金参与到服务科创企业的‘接力跑’中,实现对科技创新的长周期支持。”安徽安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屠思强坦言,科技创新孵化培育周期漫长,少则数年,多则十年甚至更久,但多数基金投资的期限相对较短。“份额转让试点特别为我们国有资产、财政资金等退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屠思强解释说,国有资本的退出,需要涉及合规性的问题: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必须进行场内交易,还需要相应的资产评估报告。同时传统退出方式耗时相对长,退出效率也相对较低,流动性相对匮乏。从安徽创投的存量市场来看,国资占比很大,这部分的流动性如何解决?一个官方公允的第三方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我们国有资本更多的职能是投早、投小、投科技,难以陪伴企业发展的全周期。等到企业发展壮大的时候,如果我们国有资本及时退出,让市场化资金进入,这样政府性资金又可以继续去投早、投小、投科技,畅通资金的循环。”屠思强解释道。在屠思强看来,份额转让试点启动不仅保障了国资基金权益,为国有投资基金份额提供规范、高效、专业的退出方式。也畅通了市场化运行机制,活跃了投资行为,引导和推动更多国有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此后,中国证监会先后在北京和上海试点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要求对国有份额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份额交易纳入同一套规则体系及交易系统。两年时间,这两家股权交易中心积极推动扩大业务规模,完善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发挥全国示范引领效应,“试验田”硕果累累。其中,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基金份额转让平台完成51笔基金份额质押业务,规模达93.29亿元。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交易规模突破200亿元。“看到北京、上海等地纷纷获得试点资格,我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回顾份额转让试点申报的过程,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二处负责人饶娜坦言:成绩来之不易。不打无准备之仗!一次次召集相关部门座谈,一趟趟前往北京上海深入调研,出方案、做评估、反复论证,饶娜和所有工作人员暗下决心,我们要未雨绸缪,狠下功夫,势必拿下试点资格!“从去年10月份向证监会递交申报材料,到今年1月24日收到批复,3个多月时间,夯实平台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安徽终于获批开展份额转让试点业务。”饶娜感慨到。不得不说,这次的安徽,线月,申报材料一交至证监会,围绕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份额转让的筹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制度体系建设上,安徽股交中心对标开展了近10项的业务规则的拟定,涉及挂牌、登记托管、信息发布、份额转让、结算交收、中介服务和自律管理等各个环节。信息系统建设上,重点围绕项目发布、信息管理、交易竞价、信息披露和交易结算等方面搭建交易系统平台。这些工作可以在试点批复后6个月内启动,但安徽却谋划在前,规划先行,“勇争先锋”的心情可见一斑。纵观安徽省的金融环境,正不断释放着强劲脉动:资本市场活力涌动、“基金丛林”枝繁叶茂。金融浪花竞相奔涌,推动着安徽的发展变革。一方面,从“迎客松行动”计划,到安徽万家企业资本市场培训,金融“加速器”功能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A股上市公司176家,位列全国第7位,居中部地区首位。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位。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目前安徽私募基金管理人229个,落地私募基金产品2001只,总规模达到1.61万亿元,位列全国第7位。成立未满两年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已经落地16只母基金,40只子基金,投资金额达到了84.58亿元。此外,我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也日臻完备、欣欣向荣。安徽省股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方刚介绍,“我们已经服务了万家挂牌企业,与300多家投资机构建立对接机制,累计培育了5家上市公司,40企业新三板挂牌,20家企业被上市公司或者新三板收购。”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还被纳入中国证监会区块链建设试点。金融资源更加集聚,金融保障更加有力,资本市场更加活跃……优良的金融环境为试点的成功批复打下坚实“地基”,为私募基金体系行稳致远发展保驾护航。我省创新创业资本正蓬勃发展,依托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搭建全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转让平台,打造规范高效、公信力强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份额转让试点加速了我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三地一区”建设,支撑“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更好地打造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从金融层面来说,启动份额转让试点,有利于建立我省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私募基金的管理体系,有效提升私募创投行业的整体流动性,促进金融与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培育更多的长期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这能激发更多私募基金参与到投资安徽科技型企业的‘热潮’中,构建资源集聚的创业投资服务生态圈,汇聚各轮次私募基金和高质量企业,让金融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饶娜说。孙方刚打比方说,市场如同一块“试验田”,资金是“水”,企业是“苗”,科创企业的投资是“水育苗”。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优质的水资源更是弥足珍贵。“份额转让的启动让优质的水资源循环流动起来,这对于安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仅仅局限在5年、10年,甚至会影响未来20年、50年。”风正济时,自当乘风破浪。相信,安徽基金市场将会飞得更高、更远。创投安徽,未来可期!(记者 徐慧媛)

(编辑:网管)

关键词:

相关内容
随机内容